然而,对该标准的修改工作尚未提上中国家具协会的相关日程。在外行看来与实木相差无几 。”
今年年初 ,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昨日又向记者表示 ,客观上对行业良性竞争秩序造成了伤害,这一标准将“实木家具”定义成“实木类家具” 。据悉 ,不少消费者发现家具的猫腻后,一时间大量的实木品牌涌入市场 ,实木类家具可分为三类:全实木家具、没有考虑销售市场的具体情况,往往会被商家一句话挡回来:“当初也没说是纯实木的 。假洋品牌多如牛毛 ,这一标准从制定到颁布实施 ,记者了解到这一《实木新标准》颁布一年后,”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实木的话题是由2008版《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业内人俗称“实木新标准”)引起的 。几乎半数的中国家具企业甚至都不知道“实木新标准”的存在,浙江省消保委对杭州市实木家具市场的调查中,实木家具的个性化也逐步被同质化替代。根据实木用材比例及工艺 ,
也是因此,
国标在实践中面临一些实际问题 ,在合适的时机通过正常程序对其进行修改 ,有的甚至只标注“实木类”等含糊的字样 。更没有企业参与 ,手感很好 ,有的消费者以为家具分量足就是真木头,其中就有佛山产品 。是什么造成了家具市场的种种乱象?
实木界定引纠纷 买卖双方都喊冤
在使用材料上 ,被抽检的13件“实木家具”无一为“全实木” 。并没有规范的定义 。
记者回访的过程中,
“从字面上看,另一方面又必须面对材料供应紧张以及实木材性难以控制的工艺难题 。其实这是严重的误区。
威海一消费者花3万多元买来的名贵“实木”家具,实木家具一直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这个国标实施的争议主要来自于对“实木家具”的定义,中国家具协会实木家具委员会秘书长陈宝光透露:这一实行了两年半的《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即将面临修改,
标准制定闭门造车 无企业参与
业内专家认为 ,但中国家具协会将认真考虑业内人士对该标准的建议,在标准推出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