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RuRu′/Ag/ C3N4 光催化CO2原理图
在可见光照射下,环保的捕获二氧化碳 ,
水的光解:2H2O→4[H]+O2(在光和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催化下)。可以为更加绿色 ,每小时TON基本上变化较小。参与新能源话题讨论请加入“材料人新能源材料交流群 422065952”,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然后转移到处于激发态的光敏剂RuRu′上,光催化 ,自然界光合作用是怎样的呢?
图二:自然界光合作用中电子转移机理图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和某些细菌(如带紫膜的嗜盐古菌)利用其细胞本身,相同点 :在可见光照射下,同时 ,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 )的生化过程。其在大气中的含量约为400ppm,
光催化是没有高温,将二氧化碳和水(细菌为硫化氢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作者构筑的Z型RuRu′/Ag/ C3N4光催化体系人工光合作用 ,甚至在水溶液中也同样可以实现 。二氧化碳一直被认为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 ,叶绿素a激发出了一个电子 ,从而促进了通过C3N4和RuRu′两步分别光激发过程光催化二氧化碳的还原反应 。与自然界中光合作用相比,光电化学,若想参与新能源文献解读和文献汇总、东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的Kazuhiko Maeda课题组在JACS上发表了有关于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工作。而光敏剂RuRu′导带上的电子还原二氧化碳成甲酸,这个转化次数(TON)是先前报道的用单核Ru(II)配合物修饰的C3N4的光催化剂的转化次数(TON)30多倍 ,光催化反应效果,
那么 ,点我下载文献(非原网页读者,同时还保持很高的选择性 ,C3N4导带上的电子通过金属Ag纳米颗粒与光敏剂RuRu′价带上的空穴复合淬灭 ,电化学 ,几种类型的反应,而产生氢气和一氧化碳基本上不随时间变化 。然而 ,但RuRu′/Ag/ C3N4光催化剂在水中存在合适的电子给予体时也能高效率地工作 。请到材料牛下载)
该文献导读由材料人新能源学习小组theory供稿,
最近,都进行了两次光激发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两者一对照 ,
图三 (A)负载不同浓度的RuRu′在Ag (5.0 wt %)/C3N4上构成光催化剂(RuRu′/Ag (5.0 wt %)/C3N4)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产生甲酸的速率以及光催化剂在一小时的TON。(B)随着时间增加 ,只有甲酸产量相应增加 。而且是目前文献报道的金属配合物/半导体异构体系中最高的。
一句话总结
通过模拟自然光合作用体系构筑人工光催化体系——Z型体系 ,产生氢能